關於利息所得課稅,二代健保補充保費以一句話帶過,就是:

「每次領息超過5000元,該利息的2%就會被政府抽走。」

 

 

那麼,定存族要怎麼避免呢?有三種方法

 

1.整存整付>要改單筆不超過35萬

大筆金額整存整付的人,以1.35%來算的話,38萬的利息為5130,如此就會被扣5130*0.02=103元的稅

如果你改成存35萬,就變成一年到期領35萬*1.35%=4725元,這樣也不會被課2%稅

(當然若你怕不小心爆5000元以上,那就選固定利率,或是改存拆成30萬就好,請自行計算)

 

2.零存整付>要拆成每張單每月頂多存5萬

零存整付,也就是每月存N元,幾個月到期後領回多少,而領回減去存入的錢就是領息總額,因此假設你設定每月存10萬,零存整付12個月,會領回1208811,其中8811元超過了5000元,因此會被課8811*0.02=176元

但如果你改成每張單頂多存5萬,零存整付12個月,會領回604406,4406並沒有超過5000元,就不會被課2%的稅了

 

3.很大筆的又用不到的定存>可改買六年期養老險

很大筆用不到、懶得管它、想要滾利的錢,如果不想要每次自己再拿利息重覆滾入複利

可以用買養老險的方式,年息算一算約1.7%

 

 

※以上資訊來源:小幫手與台灣銀行櫃員的聊天

 

 你一定會喜歡IRR值超高!免課稅  年還本8%,境外保單初體驗!

文章標籤

儲蓄小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1) 人氣()

要小心花錢陷阱喔!

1. 鈍感陷阱:花錢的快感維持不了多久,所以沒多久又想花錢。而且賺愈多,花愈多。

2. 自我因循:人被習慣所制約~自己養成的不必要習慣,例如,每天一杯咖啡、搭計程車上班、我飯後就是要買飲料~沒有理由!

3. 從眾效應:看到大家都在買,也會想一起買,即使自己不太需要,例如上班族公司有團購我就跟,因為比較便宜?!

4. 定錨效應:先入為主的購買決策,自己幫自己的購買決策定了一個標準,例如送女朋友禮物一定要價值2000元以上。當店員問你咖啡要中杯或大杯?你不是只能二選一。(選小杯的吧!反正你都喝不完)

5. 安慰劑效應:一分錢一分貨? 東西越貴品質越好?(不要迷信品牌!!)

6. 時空近視:只看的清眼前的事,想想受當下的利益,卻看不到未來~遠的東西一片模糊。先享受比未來重要~例如使用分期付款來購買商品。

7. 交易效用偏誤:這些保養品化妝品正在特價,趁打折時多買一些,即使多買的量可能是不需要的。先買起來比較划算!(錯了!多買不需要的東西多花了錢!)

8. 心理帳戶:拿到額外的收入就會想犒賞自己,例如拿到年終獎金就去買車。中樂透了,吃一頓大餐不為過吧!其實更該把意外之財,當成辛苦錢存下來。

9. 沉沒成本陷阱:原先的購買經驗不滿意,就想再次購買來彌補自己。例如對買的東西感到不夠滿意,所以會多買一些來裝飾或補償。上衣不夠好看,我得再買件褲子來搭配!(沈沒的錢會不來了,不要一錯再錯!)

10. 反射效應陷阱:為了擔心會更貴,所以現在就先買下來,即使現在自己還沒有能力購買,例如怕房價再漲,所以借錢也要先買下來~卻沒理性分析可能現在房價是買在高點?

文章標籤

儲蓄小幫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